被“老头环”逼疯的玩家,将游戏论坛变成了 新闻周刊
感谢大家在这个被“老头环”逼疯的玩家,将游戏论坛变成了 新闻周刊问题集合中的积极参与。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文章目录列表:
被“老头环”逼疯的玩家,将游戏论坛变成了 新闻周刊
在等待游戏发布的时间里,玩家让游戏论坛都变成了“ 新闻周刊”。
中国网友可能没有听过《 新闻周刊》,但是一定听说过其中的新闻,虽然这个美国小报并不在中国发行,但是其中许多新闻都在国内流传甚广;博物馆看守人非礼千年木乃伊致使其怀孕、百慕大失踪二战轰炸机现身太空、特别是那则关于“白宫女实习生欲 布什被开除,称受民主党委派”的假新闻,甚至还被国内新华网以及央视引用。
这些稀奇古怪的假新闻直到今天依然在中文互联网中传播着,还成为了许多“历史”营销号的“引流之主”,不过如果稍微了解一点这个《 新闻周刊》的话,就会明白在这张报纸上传出来的新闻到底有多么可疑,他们甚至在报纸上直接引用了一张PS痕迹非常明显的图片,用以证明月球上真的存在一个购物中心。
与国内的“游戏假新闻速递”一样,《 新闻周刊》可以说是专门从事“假新闻”的新闻报刊,并且报刊的编辑相当专业,新闻会有报道日期、新闻来源、 说法等常见新闻用语, 分析、报道暗访等内容也是一应俱全,如果将一些新闻中的配图以及关键词修改一下,放到正规新闻报纸上也完全没有违和感。
所有人都知道新闻是假的,观众与编辑都知道这上面的新闻到底有多离谱,但是大家都将其当做一个真新闻来看待,比如这家报刊编纂的“蝙蝠男孩”,这是一个半人半蝙蝠的生物,由于形象太过滑稽,收获了大批读者的喜爱,编辑就创造了一系列关于这个蝙蝠男孩的故事比如他曾经从美国政府的监狱中逃脱,与布什总统会过面,甚至与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私奔过;
而在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里,据传蝙蝠男孩为了让泰勒斯威夫特当上 夫人还要参加竞选,就连支持蝙蝠男孩竞选的周边产品在《 新闻周刊》的商店页面中也有售卖。
这种所有网民都心照不宣的将假消息当做真实情况来看待并配合表演的戏码在互联网里非常常见,甚至许多都演变成了梗,比如男生 的“换蛋期”。
这在游戏界也非常常见,特别是在《赛博朋克2077》公布之后,这种现象就像是病毒一样席卷整个互联网,许多人都假装自己已经玩到了游戏,并且还跑到贴吧向其他吧(bing)友求助过关方法,最关键的是,真的会有许多人会回复。
在相关新闻的下方,随处可见这群“穿越者”畅聊游戏的内容与玩法,
万物皆可手游,甚至《赛博朋克2077》在他们的口中从一款PC游戏变成了一款手游,这已经不能说是“穿越”,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特异点了。
而在知乎上,甚至有人一本正经的提问“在2077年玩2077是什么样的体验”,然后下方还有许多人一本正经的回答,比如,以敖厂长的口吻来一个2077版的“囧的呼唤”;
也有比较理智的网友,给出了较为中肯的评价,如果真的到了2077年还有人玩《赛博朋克2077》的话,那感觉或许与在2012年看《2012》的感觉差不多,虽然在2012年依然有人坚信末日预言。
老头环“臆想症”
《赛博朋克2077》至少还有一个具体的发售日期,虽然最近由于一些原因游戏再次跳票,但是目前距离发售日仅仅只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不跳票的话),因此在互联网上关于《赛博朋克2077》的游戏幻想近期已经有所缓解,而另一个备受瞩目的游戏作品《艾尔登之环》又再次引起网友的讨论。
《艾尔登之环》,英文名《Elden Ring》,又名“老头环”,是宫崎英高在《只狼》之后又一力作,并且相比FS社的前几部游戏作品,本次老头环的投入更大,宫崎英高甚至邀请了《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R·R·马丁来协助编写游戏 观。
宫崎英高加马丁,一个在游戏玩法上折磨人,一个在故事上折磨人,喜欢被折磨的“抖m”们在看到这个制作阵容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立刻上手去游戏里死上几回了,可是在2019年E3展上放过一个游戏播片以后,FS社却再也没有透露过游戏相关消息。
今年八月份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仅仅是《艾尔登之环》消息预测,就被网友玩成了《健身环大冒险》”,在那片文章里我详细介绍了由于老头环相关消息一直没有公布,国外网友将“老头环是否会登陆接下来的游戏展”这样的预测变成了打赌的手段,而筹码则是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运动项目。
时间来到10月份,距离次世代主机PS5的发售时间越来越近,关于PS5游戏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PS5独占游戏《恶魔之魂重制版》,更是作为PS5的护航大作被一众游戏媒体争相报道,玩家也对蓝点工作室的重制实力大加赞赏,从游戏实机画面来看,蓝点在保留游戏的核心玩法基础上大幅强化了游戏画面表现,仅从画面来看,完全看不出这原本是一款2009年的游戏。
由于蓝点工作室在《旺达与巨像》、《恶魔之魂》等游戏的重制上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因此其被网友称为最擅长游戏重制的工作室,而在Reddit上,有人戏称,蓝点正式确认他们将会重制“旧作”《艾尔登之环》,而在下方的评论区里,大家都十分“配合”的扮演着时空穿越者的角色。
“我希望他们可以像在《血源2》的重制上一样出色。”
“不要忘记他们在《血源6》HD重制上所做的工作,我知道一些人不喜欢它,但我依然认为它非常棒。”
“请记住他们在制作《黑暗之魂22》重制版时表现得多棒。”
“我仍在等待“艾尔登搁浅”,这是fs社推出的 款游戏。”
“《艾尔登之环》好玩吗?”
“《艾尔登之环1》无疑是一款经典。《艾尔登之环2》即将发布,但老实说它有一些有问题的设计选择。”
“与《黑暗之魂7》相比,游戏的战斗感觉不那么 ,但它依然经得起检验。”
当然,除非这些玩家真的是从2077年穿越而来,直到目前FS社并没有传出关于《艾尔登之环2》、《恶魔之魂2》与《黑暗之魂4/5/6/……22》等游戏的消息,事实上如果他们的理智可以让他们坚持到10月31号的话,他们就能看到FS上在推特上发的最新老头环的消息,虽然没有透露游戏具体的发布日期,但是,至少可以有效缓解玩家的癔症。
这种现象也出现在《只狼》公布消息之前,在2016年《黑暗之魂3》发售以后,FS社就一直没有公布关于游戏新作的消息,而在2016年FS社社长宫崎英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制作三个游戏,其中一个是与《黑暗之魂》比较相似,但是表现方式有所不同的ARPG游戏;一个是《装甲核心》的重启作品,另一个则是与FS社一贯风格较为不同的作品。
根据这个采访,许多人判断《黑暗之魂》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有续作了,而《血源》这个新IP由于本身无论从玩家评价还是口碑上来说都比较不错,因此许多人猜测宫崎英高的下一部作品将会是《血源》的续作,甚至还传出了比较离谱的消息——《血源》的续作将会是一款关于 的游戏作品。
甚至还有关于格尔曼驾驶着他的轮椅与骑着猪的人偶妹“ ”的游戏截图;
在国外的Reddit论坛里,大家还煞有介事的讨论起了新作的内容,编纂了关于《血源卡丁车》的泄露消息,虽然其中许多内容国内网友早在2017年就已经在网上看到过了。
结尾
如果平时“网上冲浪”不够多的话,仅看这些人的对话,甚至无法判断是他们疯了还是自己疯了,是否是自己因为“差时症”意外睡过了好几年,。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胡编乱造的《 新闻周刊》也曾在“Fake News”上翻过车,在1992年的一篇文章中,他们成功预言了特朗普会成为美国的王,也难保网友们那些关于游戏的胡思乱想不会成真,比如,备受期待的《血源卡丁车》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真的会上线也说不定。
周末的上午,阳光明媚,光线穿过维多利亚式的窗框把客厅照得一片明亮。我叼着一片烤好的吐司,批了块毯子,盘腿靠在只容一人的小沙发上,拿起了WiiU手柄继续玩昨晚没刷完的《双截龙》。窗外,邻居的小孩子们在街边打雪仗,嬉闹的声音伴随着游戏角色的武打音效,突然觉得我又回到了小学时候和哥哥们逃课打电玩的时光。
最近,电玩又闯入了我的生活,所以才突然起意来写这一篇文章。月初的时候,参加了本地年度最大的漫展(认真说来应该是科幻展),相对往年,展区里新开辟了一个电玩区,主办方将那些属于童年回忆中的电玩游戏机搬入了我们的视野。普通的立式街机,庞大的弹珠机,跳舞机和打击类音乐游戏机,还有玩射击和 游戏的舱体式游戏机……不得不说,在我远离街机游戏厅的这十几年里,街机已经玩出了各种新花样。和小伙伴们一起轰轰烈烈地打了大半天电玩,用那些看似先进的游戏机玩着小时候熟知的那些游戏,发现我对电玩中那些“大招”依然记忆犹新。
回家后,立刻连上WiiU,花了5刀买了《双截龙》,一个人每 班后嘿嘿哈哈打得不亦乐乎。其实我不是什么游戏好手,甚至说起来应该是个手残。《3D马里奥》断断续续的玩了一年多,至今才打到第五大关,不过可喜可贺的是至少这五大关都是 通关,那些藏在各种角落的星星总算是被我一颗颗地找了出来。
说起来,我小时候玩街机的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份耐心,打游戏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什么,只知道一路打过去直到过关就行。最近在漫展和玩家们聊天,以及之后重拾《双截龙》后,慢慢把游戏开头那一大段英文背景都看完了,慢慢一关一关思考着打,才知道对我来说其实玩电玩享受的不只是所谓“杀戮的快感”,而是在玩的过程中所能读出的游戏之后它们自己宏大的背景内容。为什么要去打这个Boss?路上的小怪和小Boss们都是什么来头?通关之后的故事又是如何?
其实说起来,近几年来,很多游戏改编的经典 都来自于我们童年的电玩。在这些影视中,也许就有导演和编剧将他们对于游戏的体验,或者说是他们的情怀放入影视中,然后又拓展了主角们和敌人们的互动,这才打造出一部部让人们喜爱的作品。
马里奥兄弟(Super Mario Bros.)
《马里奥兄弟》应该是最经典的游戏了吧,没有之一,玩起来是手熟无比,基本不会错过任何机关以及奖励。记得小时候我爸给我买的 个小霸王游戏就是《马里奥》,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是为了《3D马里奥》才买的WiiU。剧情是经典的打怪救公主模式,有趣的是马里奥兄弟都是水管工,所以游戏中有好多水管、地下的元素,十分契合游戏背景。关于《马利奥兄弟》这款游戏,能说的其实不多,但相信每个人看到这款游戏都能勾起一些自己的童年回忆。游戏从85年面世起,经久不衰,前几天漫展还看到好多cos马里奥的人,我也买了一些马里奥周边。
西游记 (Saiyuuki World)
《西游记 》也可以算是一款早期RPG游戏了,风格和马里奥挺像,游戏背景是唐僧被牛魔王抓走,之后,在如来佛祖的指导下,孙悟空最终打败牛魔王救出唐僧。剧情虽然槽点很多,但是日本人就喜欢这样以各种诡异的方式演绎《西游记》,也无可厚非。倒是游戏由于是早期RPG,在操作和游戏内容上非常原始,或者说是纯净,所以对我这类女性玩家来说,能玩得比较开心愉快。
顺便一说,小时候由于看不懂日文情节,一直以为剧情是如来佛祖叫孙悟空去找观音,因为最后救出来的漂亮姐姐任谁都不会觉得那是唐僧的。
恐龙快打(Cadillacs and Dinosaurs)
《恐龙快打》的剧情改编自一部美国漫画,英文名直译过来是《凯迪拉克与恐龙》,故事讲述的是由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人类不得已躲入地下的避难所生存。到26世纪,地表恢复到适宜居住的状态,人类再次回到地面,发现恐龙再次出现在这个 上。人们对于恐龙的看法不一,一些人认为应该和恐龙和谐共存,另一些人则以猎杀或抓捕恐龙牟利。主角Jack是坚定的保护恐龙主义,他和几个朋友开着末世存留下来的凯迪拉克,从恐龙身上收集能作为能源的材料Excreta(我才不告诉你查一下这个单词的意思会发现一个巨大的槽点)。然而有个邪恶科学家试图将人类和恐龙的基因混合,制造出人形恐龙力量的战争工具,主角四人必然是要战斗求和平。
小时候玩这款游戏的时候没什么概念,现在看来这 观简直是太宏大啦,已经是末日流了。游戏中,每种人形怪以及人类小怪都有特别符合自身特性的名字,诸如Blade、Slice、Punk……一看就知道这些怪的技能配备。而且如果仔细看上图的话,你会发现那其实是纽约,左边两个高楼是曾经的双子塔,右边露出一角的是帝国大厦。顺便一说,这个游戏人设很有《MADMAX》的风格。
圆桌骑士(Knights of the Round)
《圆桌骑士》也是卡普空公司的经典游戏之一了吧,个人觉得卡普空的特点就是精简和改编一个经典故事的情节。《圆桌骑士》这款游戏讲的是亚瑟王在魔法师梅林的指导下,带着他的两个路上捡来的骑士——成名已久的流浪剑客兰斯洛特,以及路边铁匠的儿子帕西瓦尔,去 邪恶的英格兰国王统治的故事。游戏也是卡普空一贯的7个关卡,除了情节没什么槽点,通常在别的游戏机满了我才会去玩这个。
魂斗罗(Contra)
怎么可能忘了《魂斗罗》呢?想当年我最喜欢二表哥的原因就是二表哥家里有《魂斗罗》,于是一到周末就缠着母上要去二表哥家里玩。后来出国前二表哥有了小孩,天天在肝一款名为《养娃》的游戏,再也没空陪我打游戏了,我才安心(伤心)地出国读书。
《魂斗罗》的故事是政府发现海岛上有一个异形巢穴,于是派遣两位特种兵前去摧毁的故事。两位主角施瓦辛格和史泰龙一路过关斩将,使用各种各样高科技的(逗逼) 械,最终炸掉异形巢穴保护地球和平的故事。一段时间前敖厂长发布了他发现的《魂斗罗》隐藏的第九关卡,发现异形巢穴实际上是在海底,而海岛上的那个只是个伪装,终于为《魂斗罗》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虽说也是个烂俗的故事情节,但是对《魂斗罗》我一直是百玩不厌。
双截龙(Double Dragon)
作为和《魂斗罗》同年发行的街机动作类游戏,《双截龙》似乎常常被拿出来和《魂斗罗》作比较。《双截龙》的两个主角以李小龙为原型,游戏动作中有很多截拳道的影子。但是《双截龙》的背景是英雄救美类的街头场景,在这方面就略欠一筹,但是可玩性依然很不错。而且个人感觉后续剧情开始往玄幻方面发展,主角三人(李家两兄弟以及大哥的马子)全 到处跑,非常的起点风。
三国志
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才接触到这款游戏,《三国志》截取了很多三国的经典战役,当年是在电视上通过打电话进去的方式玩的,使用拨号键操作,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玩法了。可是后来我爸查电话费账单后把我一顿暴揍,就再也没玩了,说多了都是泪。
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
《街头霸王》可说是70、80、90后几乎所有人都玩过的一款街机游戏,即使你没在游戏机店里玩过,那也一定用各类主机例如小霸王、红白机、电脑上玩过。游戏背景是一场名为“Street Fighter”的武道大会,主角隆(RYU)和肯(KEN)共同参加这场赛事,与来自 各地的高手一决高下。在后续的作品中,隆和肯经历种种阴谋和挑战,两人一起互相争斗、追逐,以求达到武道家最高的境界。
《街头霸王》可说是格斗游戏的始祖,游戏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背景故事,把人物塑造得个性十足。游戏的玩法也被后来各类格斗类游戏借鉴发扬,同时代的很多动漫比如《JOJO》《龙珠》《幽游白书》等都有《街头霸王》的影子,而且我至今都觉得那段时间的动漫简直是日本动漫的 。
拳皇(The King of Fighters)
《拳皇》 也是童年回忆中不得不提的一项,对于我来说,《拳皇》已成过去,但是在各个游戏机房,大家 还能找到这款极为经典的游戏。作为一款格斗类游戏,《拳皇》的背景是一场以及之后的好多场名为“The King of Fighters(KOF)”的武道大会,参赛的角色在参加比赛的同时也 了一个接一个的危害 的阴谋。随着KOF系列越来越多,情节和背景故事构架也越加宏大,人物角色也是越来越多,这里就不细说了,真写下去一篇文章都不够用。
相对于《街霸》刚硬的画风,《拳皇》的画风修长了许多,导致里面的人物更受女玩家的喜爱,八神庵、不知火舞、大蛇等等,都是十分经典的角色。
1942
《1942》大概是我 能玩下去的射击类游戏了,而且真是太喜欢游戏里那些各种拐着弯的 了。游戏以二战为背景,玩家操作美军P-38闪电式战斗机一路上行,一路扫射迎面而来的日军敌机。说到这里真是佩服日本人的政审系统,这样的游戏情节也能发布,而且简直是风靡了一代人。
劲舞革命(Dance Dance Renovation)
从小时候在游戏机房里的跳舞机,到十几年前的家用跳舞毯,再到如今各种游戏主机,简称DDR的《劲舞革命》想必也是大家都玩过的游戏吧,DDR可谓是家喻户晓,老少咸宜的娱乐健身游戏,甚至我的几个长辈都会在家玩。几十年来,DDR购买收录的各种歌曲至今都还是经典,而且它的歌单还在不停扩展中。现在的Wii系列甚至都不用跳舞毯了,直接手势控制,几个女性朋友基本周末都要来我家玩,力图把我的WiiU解锁更多新歌曲。
太鼓达人
作为一款老少咸宜的萌系音乐类游戏,实在不需要什么背景剧情,不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必须在游戏机房才能玩得爽的游戏!我还是出国后才玩到街机版的《太鼓达人》,国内我那小城市哪会有《太鼓达人》的游戏机。之前在电脑上玩的时候觉得键盘都要被我戳穿了,而玩街机版的时候那一个酣畅淋漓,回家之后手还在不停打拍子。
吃豆人(Pac-Man)
最后还是要放上这款也是非常经典的游戏,不过没有在普通的游戏室见过。 一次玩街机版的《吃豆人》还是前年圣诞节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吃豆人》被放在科技艺术区,这是何等的高大上啊。
《吃豆人》的成功在多年前拯救了南梦宫公司,至今南梦宫还用吃豆人作为他们的吉祥物。同样,吃豆人也可以说是电子游戏产业的代表形象,至少我这儿市中心的育碧办公楼就常年高悬着吃豆人的小黄脸,旁边还有一堆各种颜色的小幽魂。
当然,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想列举一下几个我童年时候玩过的街机游戏,算是抛砖引玉,希望还有别人能推荐一些可玩性强的其他游戏。
好了,今天关于“被“老头环”逼疯的玩家,将游戏论坛变成了世界新闻周刊”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被“老头环”逼疯的玩家,将游戏论坛变成了世界新闻周刊”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 上一篇:爱尤物_新_版_爱尤物_新_版下载
- 下一篇:腐烂国度_版_腐烂国度手游下载
推荐阅读
- 2025-01-27色感游戏_ 色感游戏有哪些
- 2025-01-26狙击游戏排行榜2021_1
- 2025-01-26霸王游戏_ 霸王游戏视
- 2025-01-257月手游市场迎来强劲增长,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深度解读市场趋势
- 2025-01-25生化危机游戏哪一部最 ?